在第29週產檢時,阿萍醫師說現在頭還在上面胎位不正喔!原本我聽到頭還沒轉下來,心想每個寶寶的進度不同,有可能晚一點才轉下來;也有本來轉好,要生之前又轉上去的。
只是阿萍醫師知道我第一志願是在好孕助產所生,如果頭沒轉下來就必須要在醫院生。現在子宮空間比較大比較好轉向,可以找中醫試試,看看是不是身體下半身太寒或其他問題。不然胎兒頭重腳輕現在應該是頭往下的姿勢比較舒服,但是上半身比較溫暖,他就不想轉下去。最後決定做針灸跟熏艾草的治療,也對血液循環有幫助,這樣我就不排斥看中醫了,看是不是有我需要加強注意的地方。
本文目錄可直接選跳單元
何謂胎位不正
古代醫籍將胎位不正列屬於「難產」的篇章,胎位不正是在分娩過程中由穩婆(助產者)發現,並照會醫家共同使用手法與針藥,俾使生產轉危為安。
妊娠前6個月,胎位隨時在改變;孕期進入28週之後,隨著胎兒漸長,在羊水裡轉動的空間相對受限,位置會轉趨穩定,形成枕前位,即「頭部朝下,臀部朝上」的正常胎位,除此之外,都屬於胎不正。--胎位不正,中醫助攻
頭朝下也可能胎位不正
除了各種臀位(雙腿在上只有屁股在下或盤腿打坐姿勢或單雙腳向下伸)、橫位(橫躺)與斜位(斜躺),這些是很典型的胎位不正外,胎兒即便頭在下,也可能是胎位不正。
臉朝向產者的屁股才是分娩最順利符合產道的角度,就是所謂的枕前位(occiput anteroir,簡稱OA),如果胎兒的臉朝向產者身體的側邊,就是枕橫位(occiput transnerse,簡稱OT),如果胎兒的臉朝向產者的肚子,就是所謂枕後位(occiput posterior,簡稱OP)
胎位不正是導致難產的原因之一,阿冠也有看過胎兒雖然頭在下,但是到分娩活躍期卻出現產程遲滯現象的產者,若胎兒的胎頭與孕者的骨盆不對稱(太大或角度不對),無法順利滑出來的話,最後還是有可能得剖腹保全母嬰。
中西醫如何看胎位不正
西醫認為胎位不正的原因,與母體和胎兒的個別因素都有關。來自母親的原因包含羊水過多或過少,子宮內有比較大的肌瘤,前置胎盤、骨盆腔內有腫瘤;子宮畸形如雙角子宮、子宮內膈膜等。這都會使胎兒轉身不易。而來自胎兒的原因則包含多胞胎、臍帶過短、胎兒患有水腦症、無腦症或是早產兒等。
而在中醫文獻中,並沒有所謂胎位不正的病名。一般只將胎位不正稱為「倒產」、「橫產」或「偏產」,且認為主要源於母體的肝、脾或腎,病因可能為母體氣血失和、氣血虛弱、氣虛血滯、脾腎兩虛或肝脾不和。婦女以血為本,氣順血和則胎兒平安、生產順利;若氣血失和,甚至導致氣滯血瘀、子宮周遭血流受阻,則可能讓胎兒轉動不利,終而引起胎位不正。中醫治療的方法除了藥飲,還會以艾灸來調整胎位。--孕媽咪別怕!胎位不正這麼做
我的解讀是,西醫比較偏向子宮器官本身問題或胎兒本身問題造成胎位不正;但中醫就比較偏向母胎整體氣血運作的問題導致出現胎位不正的現象。
胎位不正的幾個解法
一般來講,胎位不正的狀況,據說多數都能在第三孕期自動轉正,但若像我那種上上下下沒固定的,也挺困擾。
古代沒有超音波儀器,不像我們在24週左右就可以知道胎位是不是正的,一知道就可以儘早處理;古代的產婆很厲害,用摸的就能略知胎位,如果發現胎位不正,就會趕緊幫產者針灸或炙艾或開藥調氣血。若在古代到產前一刻還是胎位不正的話,沒有剖腹產可以選擇,如果胎兒沒有順利轉到正確的角度,通常就是「保胎兒或保娘親」的場景出現了。
而在現代通常會比較積極處理胎位不正的產者,都是以陰道產為首要目標,如果是邊走邊看或者早早就決定剖腹或者不知道有方法可以處理的孕者,也許就不會特別想要處理這個環節,因為「胎位不正」對於孕者跟胎兒的生命看似沒有直接嚴重的影響(反正切腹抓出來有活著就好)。所以如果很想要陰道產的孕者,到了後期發現胎位還是不正的話,真的都會很失落。因此,儘早在還有機會調整胎位的時候就開始做些非侵入性的調理,對身體也是有幫助的。
阿冠爬文找到幾個調整胎位的方法,整理在此:
- 生薑外敷至陰穴:這個方法阿冠沒試過。
- 正胎湯:正胎湯所使用的藥材與一般進補的八珍湯相似,不過阿冠當時沒有吃中藥。
- 胎位外轉術:有胎盤剝離、臍帶繞頸與斜頸等風險,目前此種方法的應用已經很少見,早期會由受過專業訓練的婦產科醫師執行,通常適合生過多個寶寶與子宮較鬆弛的孕者。這個方法阿萍只在診間撫摸肚子跟寶寶溝通過一次而已,不算正式使用。
- 孕婦瑜珈:當時阿冠沒有去上孕婦瑜珈。
- 膝胸臥式:阿冠覺得這個效果普普,而且很累,感受不太到什麼變化。
- 針灸:針灸刺激穴位疏通氣血在中醫是很常見的手法,當時阿萍請我到中醫門診諮詢看看會不會是身體太寒或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地方,後來胎位轉正就繼續針灸穩氣血。
- 熏艾:熏艾草可以應用在很多方面,排寒排濕通氣血,若是要矯正胎位,會特別針對雙腳小拇指外側的至陰穴來刺激。針對這個穴位熏艾不會讓子宮收縮,主要是讓子宮與胎兒的活動力增強,讓胎兒能自轉矯正胎位,記住熏艾草時不能空腹喔!
不論任何一種調整胎位的方法,都要經過醫生評估,量力而為。
阿冠當時在熏艾的時候,煙味很濃,味道不是很舒服,就像是金紙燃燒不完全那樣,可能是外面那個包裝紙(或品質)的關係吧!還要全程手拿,重點是孕者無法自行熏艾,因為手被肚子頂住,根本無法自己熏到那個位置,一定要有人全程幫忙。後來小武出生後,我在中醫診所看到我的結構治療醫師拿出這個熏艾的法寶,也太酷太方便了吧!只要在裡頭放置艾粒,事先點燃悶燒一下,就可以針對要熏的穴位處理。
29週產檢發現胎位依舊不正
我覺得「胎位不正」這四個字修正成「頭還沒轉下來」,感覺就差很多。我認為小武有在努力轉向,只是不愛照別人的表操課,跟他爸媽一樣……
JUJU剛好有空上台北一趟,陪我產檢去!孕婦先進行例行公事,測尿液、量血壓脈搏、量體重等等的,還有JUJU幫我側拍可愛孕婦照。等到阿冠看診時,阿萍醫師看到JUJU問:
- 「你陪她來產檢,要不要也來陪產啊?」
- 「我怕到時候我沒幫上忙,大家還要幫我急救,哈哈!」
- 「那你先丟本書給他預習看看吧!」(阿萍醫師看向我)
照超音波看到影像後,阿萍醫師馬上說:
- 「胎位不正耶!這個週數寶寶的頭應該要轉下來了。」
- 「那頭沒轉下來還可以在助產所生嗎?」
- 「所以你的第一志願是助產所生嗎?如果到時候還是沒轉下來胎位不正就要在診所或醫院生,看是要陰道產還是剖腹產,就在生產計畫書裡要討論一下。」
- 「那現在還沒轉下來之後就沒辦法了嗎?」阿冠心想會不會是每個寶寶的進度不同。
- 「目前週數的空間還有機會讓他自己轉下來,如果再過幾週寶寶再大一點就會比較難轉,你可以做膝胸臥式,看看他會不會轉下來,我等一下示範給你看。」
- 「就是那個貓式動作嗎?」
- 「對。」接著阿萍醫師試著用手幫我轉轉看小武賞不賞臉來個倒立姿勢,結果暫時還是不行。
- 「因為現在頭比較重,轉下來對寶寶來講是比較舒服的,但是他覺得頭在上比較溫暖,就不想轉下來也有可能。」
- 「那我以後不要常摸肚子上面,要摸下面鼓勵他,溫暖肚子下面。」
- 「這會跟久坐有關嗎?」
- 「有關,也有可能是循環比較不好,下半身比較冷,可以找中醫看看是不是針灸熏艾草吃中藥等等試試看能不能幫助他轉下來;平常還可以多多跟他溝通,請他轉下來囉!」
JUJU有提到當時JU妹到了36週還是橫躺著,最後也是醫師幫忙把頭轉下來,順利自然產,所以我們對於這個點倒沒那麼緊張,只是差別在於最後要在好孕助產所、診所或醫院待產而已。
只不過我問我大學麻吉們,他們的大部分都在24-28週內就自己轉下來了,小武29週了,所以醫生才會提出來,怕他之後太難轉。
本來今天要來跟阿萍醫師討論下次是否直接在好孕助產所後送醫院的協和醫院掛門診,但人算總不如天算,第一,胎位不正如果不能在助產所生,那可能就直接在四季和安讓阿萍醫師接生就好;第二,今天的週數剛好要抽血檢查梅毒,下週再來拿報告,最後決定下週還是暫時先來四季和安掛號看診拿報告再說吧!
陳攸旻中醫師是阿萍醫師當年合作的中醫師,其門診就在四季和安隔壁幾間(現在阿萍跟攸旻皆已不在這兩診所),每次從捷運站走過來都會經過,但是阿冠不太能接受中藥味,每每路過中醫診所都是快步走過,小時候吃中藥嚴重還會上吐下瀉,沒想到逃得過一年,逃不過今天啊!
其實過幾天就要在好孕工作室上攸旻醫師的坐月子課程,因為小武調皮不轉向,我們就提早見面了。一開始先問診把脈,看舌頭看腳,攸旻說:
- 「身體比較寒,下半身氣血比較虛。那我們就針灸、熏艾草再開中藥回家吃。」
- 「是中藥粉嗎?」
- 「是。」
- 「但我其實不敢吃中藥,可以不要吃嗎?效果會有差嗎?」
- 「當然吃是效果會更好啦!那如果不吃,就每週來針灸一次。」
一開始在熏艾草的時候,我的末梢很久才感應到熱度,醫師說是因為身體真的太寒了,要加熱比較久。不過老潘說他每天晚上幫我按摩腳都沒那麼冷,可能今天在診所吹冷氣吧?!
開始針灸熏艾
熏艾草與針灸都是who認定轉胎位的有效方法,老外其實蠻愛針灸的,熏艾就是每天早晚各一次刺激胎兒起來上體育課,多動就增加機會找到頭卡位的地方。所以一轉好就停止熏腳跟做膝胸臥式,但攸旻建議可以繼續針灸直到生產,對身體與固定胎位都有幫助。中西醫生都說轉好了就不再刺激他,基本上轉好就不太會轉上去,因為胎兒頭重腳輕,頭向下是最舒服的狀態,除非他遇上什麼讓他覺得頭向上比較舒服的事而改變。阿冠從熏腳那週開始每週都去針灸,順便灸水腫。
攸旻交代這段時間暫時不要吃冰,還好關鍵字是「暫時」,希望小武乖乖把頭兒轉下來啊,哈哈!
其實換個角度來想,小武對我很好,每晚除了按摩外,現在還賺到每天被老潘服務熏腳也不賴。而我也想得很樂觀,這是小武用來豐富我網站主題的招數啊!如果一切都太順利,可能還會被讀者說:「你都那麼順利難怪說話大聲啊!」
20180718吃飽後老潘幫我熏艾草(抽雪茄),希望小武順利轉向啊!這時候也可以看出來腳有點水腫了。
20180719今天腳又水腫了,尤其是左腳更嚴重,下午很想睡覺,晚上也是,好像自從開始熏艾草以後,家裡呈現煙霧瀰漫缺氧狀態吧!常常覺得很想睡覺。上午試著在陽台熏艾草,房間裡面就比較不會有味道,晚上也來試試看效果如何,比較怕被蚊子叮。
熏艾草的時候其實煙味蠻濃的,我們一直在找適合的位置,不然我自己鼻子都被熏得不太舒服。
20180720吃飽後找個公園涼亭坐下繼續熏腳功課,阿老潘的表情有需要這麼逗趣嗎?
在硫磺谷邊欣賞風景邊聞硫磺味邊吃點心邊熏腳,看起來很愜意,但其實內心還是擔著小武頭還沒轉下來的心,今天小武動得挺厲害,晚上還整個橫躺,希望能順利把頭轉下去啊!
20180721到好孕工作上產前課程,老潘在室戶外區幫我熏腳時,被燙到起水泡,真辛苦!
回家前在公園熏腳,很怕路過的阿嬤以為我們在做什麼不法勾當。
20180722類似的熏腳場景,多了個手指頭ok蹦。
晚上再讓水腫的腳抽一次雪茄。
20180723躺在地上薰艾草,雙腳腫腫的,陽台亂亂的。
20180724找攸旻回診,阿冠腳水腫很明顯,特別針灸加強,回家後馬上泡腳跟抬腿,小武胎動活絡,雖然事後看胎動影片好像輕輕柔柔的波動,但是都是有出力的,肚子裡簡直養了一隻蛇啊!不過寶寶活動力好比活動力弱來得安心,攸旻說沒動或不太動反而要注意,這也是每次去看診時他特別交代的,沒想到老天這樣安排真的有用意,因此造就我下一篇關於產前課題的文章。
最後問攸旻:
- 「如果下週超音波照出來有轉正還要繼續熏到出生來當保養嗎?」
- 「轉正就停止熏。」我繼續問說那熏這個主要用意是什麼。
不過胎頭會轉不下來也有很多原因啦!有時寶寶就是臍帶太短結果轉不下來的也有,或者因為現代人久坐,雖然可以受孕,但骨盆腔的角度會比較不好生,我們就是盡量幫助胎兒。
這週又拿了四條艾草回來繼續努力!
20180724回家前在公園熏完腳才回家。
20180725回家路上先在公園熏腳,家裡就可以少點煙霧,阿冠邊吃香蕉邊熏腳,留半條香蕉分老潘吃。
20180726昨晚夢到我生小武了,但是分娩過程完全不記得,只記得幫小武穿了衣服躺在一旁,過沒多久他說:「我好熱喔!」看他滿頭大汗,我幫他脫下帽子。這是意味著他頭已經轉下來,不想再熏腳了嗎?還是因為我們都沒吹冷氣真的太熱了,哈哈!午餐吃飽後繼續熏腳,今天小武的體育課一度一直踢到某個會動到陰道的神經吧!是最不舒服的胎動感。(事後回想,應該是已經轉下去就定位了,所以再熏就會抗議。)
20180727艾草條快用完的時候就要放在盤子上,讓自己的腳靠過去熏。
20180728下課後在好孕工作室的庭院熏腳,這次有特別注意沒被燙傷了!
兩週後轉正停止熏艾
20180731回阿萍門診檢查小武這兩週的功課,小武已經找到好位置轉頭下來囉(大家齊聲歡呼)!而且趴的方向也很正確(背部朝上,眼睛看媽媽屁股才是最好滑出骨盆腔的角度),真是太棒了!更謝謝老潘忍著煙霧每天辛苦幫我熏腳!每天跟他對話,請他找個好角度卡位,這樣他舒服,阿母我也好幫他生出來,我們彼此才不會受傷。
阿萍醫師說羊水很足,寶寶大小也很標準,臍帶沒有擋住露出來給我們看得很清楚,臍帶很粗很健康(圖中紅藍色處),胎盤位置也很棒。阿萍還說熏艾草針灸除了矯正胎位,氣也會比較順,之後可以繼續針灸,讓狀況更穩定直到生產。
小武的頭已經轉下來了,所以就不熏腳只針灸囉!
馬偕急診曾胎位不正又轉正
20180804上完攸旻的產前月子課程有聊到前一天晚上幾乎沒啥胎動,攸旻請好孕工作室的助產師幫我檢查看看宮縮情形,結果聯絡阿萍醫師後發現不足月的宮縮狀況有點頻繁,還是要先轉介馬偕做進一步的檢查比較妥當。搭計程車到馬偕醫院後,我一直問值班的婦產科住院醫師能不能吃藥就好,不要住院?好在,小武的心跳跟胎動都很好,很勇敢又努力的小子,感覺昨晚憋氣憋了一晚,以後該不會是游泳健將吧?檢查過後醫師認為先拿藥回家吃,持續觀察就好,但一定要多休息,盡量都不要動,下週再掛號回診。可惜的是,今天醫師照超音波檢查發現胎位又不正,頭又轉上去了。
20180819住院安胎十天回家後,剛開始還是覺得有點不太穩定,又跑了一趟馬偕急診,在急診室照超音波,小武頭又轉下來了!超開心的。不過醫生說如果這階段寶寶的胎位還在轉來轉去的,分娩之前可能還要確定一下胎位,如果是那種轉下來就沒再動來動去的,大概就比較穩定。反正小武在「搞怪症頭」這一點遺傳很嚴重,我們也習慣接招了。後來聯絡我的馬偕主治醫師劉醫師評估認為不用住院,再回家觀察看看。
20180821回馬偕產檢照超音波時,今天胎位也是正的(感謝小武配合),超音波醫師說胎兒在這週數有點大,但他說男孩子大一點比較好看,所以我當時也不太在意。
曾經胎位不正決定在診所生產
經過這段時間在馬偕與家中來來回回安胎狀況穩定後,我們又可以回阿萍門診產檢了!後來跟阿萍聊到我們第一志願的生產場所從好孕助產所變成四季和安診所生產,因為小武曾經胎位不正經過一週的努力把頭轉下來,但隔週卻又轉上去,轉來轉去讓我擔心如果以好孕助產所為第一志願,卻在生產前一刻又胎位不正,還要改到四季和安診所或協和醫院生產(胎位不正不能在助產所生),那不是很麻煩嗎?雖然小武現在躺著的姿勢很標準,這是最好生的角度(臉看媽媽屁股的方向),我還是決定直接在四季和安生好了,而且在好孕助產所生產的成本相對比較高(誤),生完當天回家還要爬三層樓的樓梯,想到就累了。
臀位產案例
因為做過功課,當時一聽到胎位不正,我其實沒有非常的緊張,最多就是原本想在助產所生產的願望改到診所由阿萍接生,只差別在生產的場域不同;不若在其他醫師的規則下,一聽到就直接送開刀房剖腹產。我們還是有機會努力到最後一刻嘗試陰道產,只是變成要在診所或醫院。
分享一些臀位產的案例與影片,當然案例不止這些,只是有些沒有分享在網路上或我沒有機會閱讀到而已:
確定一切平安之後,我跟嘉黛說「我再也不要接第一胎臀位的陰道產了啦!接生者壓力破表!」但你們知道的,溫柔生產這件事,在場的所有人催產素也都同時大爆發,尤其看到這樣的生產方式,在媽媽與寶寶健康上展現的成果,一個新家庭因為生產而凝聚起來的力量,還有伴侶的轉變,就覺得願意這樣一直傻傻地堅持下去。
生產那天,小心翼翼,早早就到診所待命。畢竟第一胎臀位陰道產風險不小,如何安全下莊,得分分秒秒保持警戒啊!事後我在朋友的訪談中說,其實那天,壓力大到有時甚至希望產家中途喊停決定改剖腹產,但產程進行得很順利,沒有任何喊停的理由。最驚險的時刻在寶寶身體出來之後,收縮的時間拉長了,寶寶並沒有如預期地在兩、三個收縮就滑出。那幾分鐘事後回想,都不知道自己的心臟有多大,當時也顧不了那麼多,只專注於觀察每個細節,做出反應,最後還請助產師嘉黛就「戰鬥」位置。
“I found out my baby was breech at 37 weeks. My midwife refused to deliver me because in Florida it’s against the law to deliver a breech baby at home. Everyone made me feel scared. I never even considered the fact that babies don’t come head first. But, as far as I heard, I had to have a cesarean. Not in my plan and the thought was terrifying. I had acupuncture, moxibustion, chiropractic therapy, meditation, inversions, herbs, I did it all. I pleaded and begged for the baby to turn. I stayed up all night, driving around listening to that song “one foot in front of the other” by Walk the Moon, crying. All the while I was sad, stressed and scared. But eventually gave in to the fact that my baby was not going to turn. I read and watched video after video. I frantically began the search for a midwife who would deliver me. Spending an entire day writing and calling midwiferies in Tennessee and Georgia and having no luck, I again fell into disrepair. Letting thoughts like, I did something wrong during my pregnancy and maybe there’s something wrong with my baby swirl around my head. Being upset and irrational, I got in my car and drove to see the midwife who delivered my first son. She said she could not directly help me but she knows a woman she can call. That woman happened to be my angel midwife who ended up delivering my surprise daughter. She came down all the way from Georgia & stayed in town for three weeks waiting for me to go into spontaneous labour. I went into labor & my midwife saw a foot, she called 911 as she was afraid to deliver a footling. “I didn’t sign up for this” she said. I told her I would push the baby out before the ambulance would get to us because I was NOT going to the hospital. So the men just stood & watched as I pushed my baby out. I didn’t know whether my baby was a boy or girl. I wanted it to be a surprise and I’ll never forget seeing the lower half of her body hanging out of me from between my legs. “A GIRL”, I cried. At almost 42 weeks of pregnancy my baby was born with her right foot first, in my own bed, just like how I had imagined, 3hrs after my water broke.”
溫柔的,臀位產
跟許多胎位不正的孕婦一樣,我做了膝胸臥式,鈺萍醫師也嘗試實行胎位外轉術,孩子仍堅決不動。但我相信自己,更相信我的團隊,決定仍以溫柔生產方式,與孩子見面。
預產期當天(26日),零時開始規律陣痛,孩子在一次的激烈陣痛心跳降下來了。鈺萍醫師立即吩咐「全程都需監控(胎兒心跳)」,這也讓我感受,關於風險,醫師比你想的還要更多。
「臀位,需要特別的接生技術,要居家的話不太容易」這是志貞之前提過的,而現在,志貞必須先幫我生了,她沈穩的告訴護理師「我們就順順的開始吧」。
胎位不正結構治療
關於結構治療的部分,都是生完小武之後,阿萍醫師跟林兩傳醫師緣分來臨接上線後,我才知道的。
- 懷孕才更應該結構調理,因為很多胎位不正的是因為骨盆結構影響,當在生產前把骨盆和身體結構調正了,生產就會比較順利。
- 如果胎位不對,是因為媽媽肚子的結構不對,使得子宮內的空間不對,胎兒因而無法出在對的位置上。依我調整胎位不正的經驗,如果媽媽的結構可以很好的改變,寶寶的在媽媽子宮內的位置是可以自己調整回正的。所以主要是調整媽媽的結構,而不是去轉動胎兒。中醫治療胎位不正,會灸至陰穴,其實也是在改變整個筋骨結構的張力。
胎位不正一定要剖腹嗎?
原本計畫要溫柔生產的媽媽,遇到寶寶胎位不正時,生產方式的選擇就變複雜了,而生產的場所必須在醫療院所,不能選擇居家或是助產所。這二十年來(或許更久),因為胎位不正幾乎只有剖腹的選項,臀位陰道產已快要成為失傳的技術(全球皆然)。我希望這個技術不要消失,在產家有意願,條件也符合的情況之下,胎位不正不必然要剖腹。--胎位不正不必然要剖腹
註:這邊提到的剖腹產僅限於因為胎位不正的剖腹產,不包含其他高風險需醫療介入的剖腹產。
那天在做結構治療時,聽到隔壁病患在跟其他醫師聊天,我說:
- 「在產科會看見非常有趣的現象,有的人拼了命想盡辦法努力調整身體要陰道產,有的人則想盡辦法要剖腹產。」
- 「這是在做人格測試嗎?哈哈!」醫師回。
當然我個人也是站在沒事不要醫療介入不要動刀(動槍)的立場啦!而陰道產的好處先不在此贅述,就先記錄一下因為胎位不正就直接決定剖腹產的一些損失。當然,經過不隨便剖腹的接生者評估後認為還是需要剖腹的話,當然就要遵照接生者的建議囉!
剖腹產對母體的影響:
剖腹產對寶寶的影響:
第一胎因產程遲滯剖腹產,近年有研究指出,第二胎可以順利陰道生產的比例高達六至八成。
來說說經濟上的考量吧!是的,就是費用。陰道產需要一定的費用,商業保險沒有給付(我這幾年總在思考這詭異的邏輯,若哪間保險公司願意給付陰道產,相信會吸引所有女性投保的。)
「那我選擇剖腹產之後陰道產,是不是非常划不來?」
- 少一次腹部手術,減少組織沾黏造成慢性腹痛與腸胃問題。 — 無價!
- 大寶參與生產,無縫接軌新成員的加入。— 無價!
- 伴侶參與生產過程,親密關係的加分。— 無價!
大家要不要幫忙接力,還有哪些好處,讓這乍看付出一筆費用,長遠來看收穫遠遠大於這些付出呢?當然,適不適合剖腹產後以陰道產為生產方式的優先選擇, 還是需要跟接生者詳細討論。
胎位不正的反思
通常胎位不正在一般診間蠻多會以邊走邊看的方式來處理,也就是如果胎位到後來轉正了,就陰道產;如果沒有,週數到了也別等了,就直接剖了吧!省錢、省時又省力。阿冠當時在馬偕安胎就是接收到這樣的訊息:反正我個頭小,胎兒又太大,足月就趕緊剖一剖比較快又安全。
但對我來說,懷孕期間胎位不正告訴我們的訊息是:「錯誤的生活習慣弄壞身體的結構,需要調整。」當然一般中醫講的身體太寒觀點也沒錯,可是身體太寒有很大一部分是結構出了問題,有了皺摺扭轉,導致循環不良。而如果遇到胎位不正就覺得「胎位不正喔!那就開刀吧!」這樣就太小看胎兒釋放出來的訊息了。假設真的資訊不足無能為力需剖腹,那產後還是要去正視這個課題喔!並不是生完小孩以後不再生就再也沒事了。
阿冠也感謝產後媽媽手讓我一路去追蹤自己身體的問題,但我並不是單吃中藥調身體(我還是不愛吃中藥),而是把結構調好;也因為醫師技術高超,連心理的結構也陪伴我們一起調整!
高科技帶來安心也帶來新的焦慮,我們產檢不是為了拿到結果來嚇自己,而是根據每次的產檢報告或狀況,冷靜下來評估有什麼是我們能夠再盡點力的,假設盡了能夠努力的努力後,胎兒還是決定不轉位,頭要在上面,都有它的原因,他要考驗自己也要考驗你,但他沒有要自殺,ok?那就「順其自然接受他」吧!
胎兒決定最後用什麼方式被生下來,當然能在那之前就接收到胎兒釋放的課題訊息是最好;如果無力解決,不如醫界教科書的預期或不如您自己的預期,不要責怪自己是不是哪邊沒做好,也不是你做壞事的報應。如同胚胎沒有心跳的意思一樣,每個寶寶都是獨一無二的,如何來到這世上也都可能有自己的方式:空包彈(萎縮卵)告訴我們的事
我們可以不醫療介入的溫柔調整盡力試試,但不強求。如果做爸媽的從寶寶還在肚子裡就覺得對他有愧疚,那當他一出生,也就註定了你對這寶寶一輩子的彌補心態,而無法在育兒的路上給予中立的態度,我覺得這樣的思維與做法影響小孩一輩子,比胎位正不正還重要啊!
如同攸旻醫師說的:
自然產對母嬰固然有諸多的益處,但仍需隨緣盡力,不必執著。 拜現代醫學之賜,剖腹產得以保全母胎,順產均安是最重要的目的。懷孕生產是一趟華麗的冒險,要相信小外星人會選擇自己的方降臨地球,翻滾吧,寶寶!期待媽媽們在面對胎位不正時,仍能以平常心和正面的態度,享受胎動的活力,感應胎動的對話。--陳攸旻中醫師 IBCLC: 胎位不正,中醫助攻
同場加映:
- 記住,「做好做滿」不見得就是完美媽媽;「少做與不做」更不是不盡責媽媽。少做與不做需要更多判斷的智慧與承擔的勇氣;跟著多數人已經決定好的事情做好做滿是最容易的事。這在平常的生活裡、懷孕出生的各種準備、甚至一輩子的教養都是同樣的道理。
- 每個人天生的體質與環境條件不同,我的身體不是你的身體,你的身體也不是我的身體,你所要的生命意義也跟我不同,請自行評估使用,對自己的人生負責,不要跟風,謝謝!
歷史上的今天,我寫了...
- 自製香草精(vanilla extract) - 2016
無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