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忙期的la-ji-ooh|年終浮出來換個氣打聲招呼

阿冠碎碎唸 網站經營歷程

原本阿冠想要做一個「孩忙期的la-ji-ooh」系列,「孩忙期」是農忙期的發想,務農的人在農作物成長期會有一段時間特別忙;孩子在基本生理需求都還要大人協助的時候也是體力活,阿冠正處於孩忙期。「la-ji-ooh」是收音機的台語,收音機節目播放的內容有時會聽得很清楚有時會被孩子的各種聲音蓋過,有聽沒聽都沒差。「孩忙期的la-ji-ooh」就是阿冠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心血來潮的五四三,讀者們可以隨意看看不用被長文增加眼壓的文章。不過這個系列還沒開始就暫時又被連睡覺都不夠的時間浪頭蓋下,加上綜合評估之後還是別再不自量力開支票了,或許當做阿冠碎碎唸的非常時期特刊也行。



⚑只要在每篇文章的拍手圖案點五下即可不花錢就贊助阿冠的創作,google與臉書帳號都可以直接註冊,謝謝您的支持!

 

我就以年終簡易回顧省思來當這個系列的首發文,期許這系列能繼續問世。正式版的年度回顧文我之後還是會整理出來,這篇只能說是去年的簡易招呼文續集:你們現在先不要來看啦! 。遙望我的2020-2022年回顧文都還躺在草稿匣裡,還有一篇半年前說要寫還沒時間好好寫的世界地球日文章,更別提其他滿山滿谷的育兒省思文。

流量密碼的犧牲品

對於一個已經經營網站超過十年的人來講,累積這麼多想寫的文章沒辦法寫,說從不焦慮不慌張是騙人的,我只有把我陪伴孩子的省思方式用來問問自己:「為什麼網站沒更新文章會焦慮?感到焦慮的點是什麼?這個焦慮是我自己造成的還是他人?確認自己當下到底想要做什麼?能做什麼?」等等的,答案很快就出來了。

看看很多親子網紅們所端出來的「成績」與令人稱羨的物質生活,我也會回頭思考,如果我要獲得那些「外在成就」,我需要用多少的代價去換得?而且可能還換不到,哈哈。看看眼前兩個勁量小子,阿冠每晚躺床10個小時還是沒睡飽,只能先降低體力與腦力的消耗。算盤tia̍k-tia̍k-ê,「給自己掌聲(跟噓聲)的網友」與「向自己討抱的孩子」之間如何抉擇?還是先好好陪伴眼前的孩子,穩住呼吸,守住中心思想吧!

2019年的回顧文裡我就提過,用世俗的成功定義來看,我是個對社會沒有貢獻的人;用女性主義的眼光來看我是個蓬頭垢面沒有自己人生的媽媽。如果我不甘心,不想放掉原本經營的網站流量(雖然也沒多少啦),就必須要在育兒與事業之間拉扯,不斷追著流量密碼跑,寫著能夠吸引讀者眼球的文章;忙著破解流量密碼,滿足讀者的關心八卦偷窺欲。

這也是我要時時提醒自己的,要再度感謝劉慧君老師,在育兒的這段時間,他真的是我很重要的精神支撐者,在每每稍微猶疑的時候,看看他的文章就會更穩定內心的想法,繼續向前。當然還有一直在阿冠心中當母職範本的婦產科陳鈺萍醫師,其工作頭銜堪稱社會頂端的人生勝利者,曾是在家八年哺育兩個孩子的全職媽媽,重出江湖後繼續完成人生志向,這對很多暫時全職育兒的照顧者來講是個很正面的例子,我們還有什麼不能放下的呢?

 

休耕這田,拓荒那山

好在我早早就往自己定義的成功方向走著,雖然偶爾會恍神跳出來跟世俗拉扯個一會兒,但最終還是會回歸原本的理念。現在看來我像是處於人生休耕期,實則正在拓荒另一座山啊!

陪伴孩子的這些休耕歲月,正是大整頓的好時機,有形與無形的整理:整理生活、整理雜物、整理心境,武漢肺炎疫情也順勢幫我斷捨離一些人事物與觀點。

之前看《簡樸生活的實踐》一書245頁提到:

「他一點也不在意育嬰室的家具、主題式裝飾、自動盪鞦韆、設計師寢具、可愛的浴巾、濕紙巾保溫器、精心搭配的服裝造型、會播送音樂的轉動玩具,或登記清單上必買的東西。他想要的只是充滿愛的雙臂、微笑的臉龐和聚精會神的關注。

大部分的嬰兒用品與其說是為了嬰兒,不如說是為了造福我們這些新手父母(或凖父母),商人保證買了這些會讓我們的生活更輕鬆、更方便,也更有格調。當你感到緊張或不知所措,每天只睡三小時,這時最迫不及待掏錢出來了。」

我把這個提醒一直放在心上,實際投入照顧也發現需要給孩子更多不受限的活動空間(不是規畫環境叫孩子照著玩),物品東挪西挪不如收起來或清掉,很多東西真的也不必要(擺在那邊)了,於是他們就真的成了雜物轉手陪伴其他有緣人。

我們的育兒方式跟多數人認知的差蠻多,甚至可能被多數不明究理斷章取義的人指稱為恐龍家長,所以在重視結果論的育兒世界裡,「成果」還沒端出來之前,講什麼高空理論都是屁,也不太適合直接寫出來,但我都有盡量做筆記,未來會再好好整理出來—-這個就是我正在拓荒的山啦!

 

不需要對別人交代什麼

現在網紅育兒當道,大家都很急著要趕緊分享孩子的成長生活,深怕讀者粉絲朋友沒有跟上孩子的成長進度而失了很多目光流量(與金流),但我常想著,我所要寫的是一個可以被(自己)重複閱讀重複審視的陪伴過程,就像一本耐讀的書,絕對是作者經過敏銳觀察、收集題材、沈潛醞釀、反覆思辨後的重要成果,而我就是以這樣的態度在完成我的作品,即便他只是放在網站上的一篇文章而已。

記得十幾年前,我朋友曾對我說過:「妳的部落格都是回憶錄,看不到你現在在幹嘛…就懶得看了。」是啊,但我想我當下在做的每一件事對你們來說都很重要嗎?你們真的都懂嗎?真的都想懂嗎?會不會看了過程更感到疑惑與不安?或許連我自己都還在找答案啊!所以至今都還是走多數回憶錄的路線,哈哈!唯獨不愧對自己的就是我自認為阿冠的文章很耐讀,幾年後也願意讀很多遍,把人生的時間軸拉長來看,這樣的紀錄很值得啊!

最近很有感一件事,育兒成果不管是正面或負面都要一些時間的醞釀發酵,有些牽扯層面較廣非一般生活的教養育兒文章不太適合當下實況直播(除非有其他用意就另當別論了)。育兒其實有一定的脈絡,光慣行非慣行的思路與做法就大異其趣,孩子的發展還沒有理出個頭緒就會被不明究理的關心建議徒增困擾。我們的育兒方式較難短時間見效,不太搭理世俗育兒框架的時間表與評價,所以成果的分享可能要一兩年後,這也是前面提到孩忙期的la-ji-ooh夭折的原因之一。

 

別急著分享

更多時候的育兒不是要跟大家報告懺悔警告自己不再犯就好,多半那只是刻意壓抑而已,沒有誠實面對眼前的孩子與自己的內在孩子發現真正的問題,壓抑久了不是孩子病了就是大人自己病了。

與其案發後立刻跟大家報告我現在做錯了什麼事,警戒自己不再犯避免再被舉報或者如何教育(懲罰)爆走不受控的孩子或者如何教育孩子對自己負責,不如靜心好好想想為何會發生這樣的事情以及未來該怎麼做。例如我自己都會跳出來當個旁觀者看看孩子是不是在釋放需要大人多陪伴多看看他成長歷程的訊息,不需要華麗高貴的物質教具與擺設,只需要大人放下手機電腦訂單看看眼前孩子真實的需求。說穿了,少賺一筆可能就贏回一個孩子。

我認為經過不斷的練習且找到發生的原因並調整到自己與孩子都舒服的狀態再發文分享是最保險也是對於長期跟隨的讀者比較負責的做法(至少我是這樣要求我自己),因為隨便一個育兒的練習都可能要好一段時間才有成果。若急著公告周知自己不能怎樣對待孩子或者孩子犯了什麼錯該怎麼訓練讓他知道自己做錯,那也只是一個暫時的幻想、想要靠外在壓力繃緊自己,或者為了要「演給」外界目光看而已,美其名是自我警戒,不如說是賺同溫層(討拍)異溫層(討罵)的流量密碼。

其實這也跟孩子成長的行為模式雷同,當孩子只是被大人強迫或自己怕被打罵而跟大家講「我下次不敢再犯了」,但實際上並沒有搞清楚為什麼犯了大人認為的錯,或只是口頭上覺得自己錯了,那真的能改變什麼?

 

新年快樂

在2023年末發了這篇對我跟各位來說沒有什麼主題的文章,只是紀錄阿冠這幾年來遇到的糾結與自我省思抉擇的過程,告訴那個曾經掙扎過又安下心的自己:「今年還是有很用心活著的喔!只是沒時間寫文章而已。」

每個育兒的照顧者都會有自我療癒的事,對阿冠來說應該就是做烘焙了。送上這陣子跟孩子一起做的烘焙品精選輯,祝大家新年快樂!我們明年見!

 

延伸閱讀:
真的有在自己身上深刻地試驗、觀察、實習嗎

 

歷史上的今天,我寫了...

你也許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