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自由行☼芽籠士乃區一種好像採到地雷的"SHA ZAH咖哩餃"

國外旅遊 旅行故事 2011新加坡
這食物我不知該如何說它,但因為都吃了,還是決定記錄一下,大家也可以避免踩到地雷。


⚑只要在每篇文章的拍手圖案點五下即可不花錢就贊助阿冠的創作,google與臉書帳號都可以直接註冊,謝謝您的支持!

 

在我們下榻的飯店區塊–加東區(就在牙籠士乃區旁邊比較靠海的那一區,居住很多馬來人)如切路(Joo Chait Rd.)上很多在賣類似咖哩餃的小店,這種店通常都黑黑暗暗的,沒仔細研究會搞不清楚在賣什麼。

從捷運站往旅館方向走,再加上寄放行李之後,來來回回在如切路上晃了兩趟的探路過程中,發現這店很多人在門口引頸期盼等著食物出爐。

看了菜單研究了好一陣子,只看懂”CURRY PUFF“猜出來應該是咖哩餃,維基百科提到咖哩餃的馬來語是”EPOK-EPOK“,有些南亞的”SAMOSA“也很類似這種咖哩餃,所以總結:以上這三張照片應該都是同樣的食物,只是形狀不同嗎?(有誰知道的請跳出來幫我說明一下吧!)

既然這樣,我們看比較多人都買EPOK-EPOK,我們也跟著買這款吧!

 

很辛苦的溝通過後,終於買到兩顆咖哩餃(SGD1)。

 

挖勒!第一顆一拿出來就給它掉在地上(還沒吃之前覺得很心疼)….

 

撿起來拍張合照,店家會問你要不要醬料,不用另外付費。

 

那個看起來像甜辣醬的辣醬我當然是不碰啦!JU同學吃一口說:味道還可以。

 

該我咬一口,就再也不想吃這玩意兒了…

 

咬下去那個咖哩餃的皮好乾好硬,咖哩味沒有很香很濃;而且裡頭的餡料也覺得有點怪,只知道有馬鈴薯,其他有類似魚腥味的東西,看了維基百科的說明才知道,這東西的成分有:咖哩粉、土豆、一小塊的雞蛋、牛肉或雞肉、蔥跟起司,有的會改良用沙丁魚取代雞蛋。

 

最後結論:這應該是馬來人喜歡吃的口味吧!
阿冠希望永久珍藏您的留言,希望您能多多在文章底下的留言框留言喔,謝謝!
★2011新加坡自由行本系列文章★
2011新加坡全集請點我

歷史上的今天,我寫了...

你也許會喜歡

9 留言

  • 回覆
    維克多
    2015-05-26 於 14:02:58

    我是在牛車水的外圍 靠近直落亞逸 廈門街市場吃的 是一個小小的熟食中心 觀光客不會去的地方
    有沒有名不知道 純粹是亂逛亂買亂吃的 一個新幣1.2
    咖哩雞肉口味 吃起來非常正常 酥皮的 內餡九成是馬鈴薯 雞肉好少
    店家是華人面孔 我才敢買~~

    • 回覆
      bigsishead
      2015-05-26 於 14:35:35

      哈哈!我2012年帶冠媽去新加坡時也有去這個市場,也是吃了一個口味不太一樣的麵…還買了一大袋的山竹。

      華人面孔賣的咖哩餃應該就是我們平常吃的口味,所以我們特別在馬來區嚐嚐看他們吃的食物有什麼不一樣,結果目前還無法接受。

    1 2

    該你說說話囉!不用登入也可以留言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