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懂同情心(Sympathy)與同理心(Empathy)嗎?

你好!娘 探索思辨 順勢育兒

說真的,我本來也不太懂。

「同情心(Sympathy)與同理心(Empathy)」是所有父母親都很關心的議題,但是我們自己真的明白何謂同情心何謂同理心嗎?甚至我覺得這兩個詞已經被多數父母或所謂的教養專家濫用了。我原先對這兩者的概念與差別也是有點模糊,直到看了影片後,終於釐清關鍵點也把我的疑惑解開了!本文並不是直接針對影片內容做說明,也不會跟影片中的脈絡一模一樣,而是透過我被解開的點再加入我自己正在執行的經驗與看法所寫的文章。雖然不可能達到專業與無懈可擊的程度,也不敢說我真的百分百搞懂同情心與同理心,但對我自己在生活上的應用已經很有幫助了。



⚑只要在每篇文章的拍手圖案點五下即可不花錢就贊助阿冠的創作,google與臉書帳號都可以直接註冊,謝謝您的支持!

以前我對於同理心同情心不太知道分野,直到看到有人分享這支同理心的力量影片後,豁然開朗(原版外文影片在此:同情 (布芮尼‧布朗))。我發現我以前總覺得自己不太會安慰別人,好像是個很沒愛心的人,但卻很多人愛找我說心事,不論男女。有時我也會試著想幫對方什麼忙,但通常對話最後我都會說:「這樣真的很令人難過(生氣氣憤討厭等等的),但我好像沒有幫上什麼忙,如果你想聊我都在這。」現在這樣看來其實這是比較有同理心的做法,難怪很多人愛找我聊;因為會跟我們訴苦的對方沒有要聽解釋與方法,就真的只是想找個出口聊聊,有人願意傾聽就好了。

 

同情心=可憐心

看完這支影片後,我從作者的脈絡下去理解同情心與同理心,也把我多年的疑惑釐清。首先,把同情心解釋為可憐心的話(就是看到對方的狀況會覺得好可憐喔,如果是我也會很痛很難過,所以很想解救幫助他的想法,如同影片中的鹿想要給狐狸吃三明治分散注意一樣),就很好分辨同情心與同理心兩者的差異。

  • 同情心=可憐心:能知道對方的痛苦感受,自己也感到很痛苦,但不能站在對方角度思考,無法接受對方情緒發洩,只想用與原本情緒不相關的事情分散對方注意,趕緊協助對方離開痛苦。
  • 同理心:能體會對方的感受,站在對方角度換位思考,接受對方情緒的流動與釋放,不評論與壓抑對方的情緒,願意陪伴等待對方。

看完我寫的這段,再回頭看同理心的力量這支影片就更清楚我在說什麼。

 

對熟識的人比較難做到同理心

在中文版影片下方留言看到有人分享心理學教授的影片(關係中不可少的同理心_陳永儀),陳教授認為我們對路人產生的是同情心(我只能去想像,這樣我會痛你應該也會痛);對熟識的家人才有可能會有同理心(因為我認識你,才有可能了解你的喜好、價值觀、感受與決定,才能理解你的反應)。

我的看法有點相反,一個無法接納對方情緒發洩與流動的人,是很難有同理心的。面對自己熟識的人更難做到同理心,除非有練習過,不然我們會跟著陷在同樣的情緒裡,很想介入對方的情緒與困境而出手幫忙,不太忍心看到對方在負面或低潮的狀況,這時候就會變成同情對方無法同理對方。

所以我覺得不一定是要熟識的家人才能有同理心,這跟熟不熟識的人沒有直接相關。如果對自己熟識的人的情緒發洩無法接受的話,也是無法做到同理;相反的,如果能理解人類有情緒流動的反應是正常的,對於路人也是能夠給予同理心的。

否則,全世界的心理醫師都無法同理他的個案囉!因為再怎麼樣的聊天,都不可能如家人那樣熟識一個人的全部呀!而且也難怪多數的人喜歡把心事或困難跟沒有利害關係的陌生人講,例如call-in或寫信給電台DJ、上網發洩、在群組吐口水或找心理醫師聊天,而不願跟自己的家人溝通。因為路人反而不會一直勸你要看開要正面要怎樣怎樣,而是會跟你站在同一個鼻孔出氣,讓你覺得你不孤單你的情緒沒有錯,這非常重要。

 

叫想哭的人不要哭是最失敗的做法

慣行教養上很常出現處理情緒的方式都是對孩子施予同情心而不是同理心,像孩子如果情緒低落很難過時,會想些開心的遊戲或拿他喜歡的玩具分散注意力,例如:「你看你看,ㄌㄧㄤㄌㄧㄤㄌㄧㄤ~來玩這個你喜歡的玩具」、「你不要哭,阿嬤帶你去坐馬馬」、「你不要哭我就帶你去買養樂多」之類的,讓他在當下改變情緒,從不開心變成開心,就覺得達成任務了;或者用「如果是我小時候早就被打了」、「你已經比別人家的小孩還幸福了還想要怎樣?」的言語來刺激(以為在鼓勵)小孩,讓他需要感恩惜福自己並沒有那麼可憐還有更多人更可憐;甚至是嘲笑孩子的情緒,灌輸愛哭的孩子羞羞臉的觀念。所以有情緒是不對的不乖的,養成沒理解情緒同理自己直接無條件壓抑承擔的壞習慣,久了就對情緒麻痺。最後其實孩子的情緒並沒有被接納並沒有被懂得並沒有被理解,事情沒有解決還會被貼標籤評論為愛鬧的小孩。他不會因為一個玩具就忘記剛剛的悲傷,也不會因為一個看似歡樂的遊戲就解決剛剛的難過,只會繼續累積等待下一次爆發,接下來大人就覺得孩子越來越難搞,惡性循環持續把不健康的情緒累積到長大成人。

孩子在哭的時候,他只是在用他目前最拿手(應該也是唯一)的方式跟我們溝通,他並不想聽到「不要哭」(我們在想哭的時候應該最討厭聽到人家說不要哭吧!),不論大人用了任何威脅利誘取悅懲罰嘲笑或者屈服的方式想終止孩子的眼淚,避免情緒再度爆發,這樣做真的對孩子的發展有幫助嗎?但在此也並不是鼓勵大人放任孩子在一旁哭泣,等他哭累了就結束這回合的消極方式,而是要陪伴他接納他協助他釐清需求:孩子大哭,除了抱,還可以做甚麼?

試問:當一個孩子的情緒沒被接納過理解過,怎麼可能可以生出同理心?沒被接納過的人,怎麼知道如何接納別人的情緒?沒有被同理過的人,怎麼知道如何同理別人?唐鳳也說過:「「情緒」它是心裡的客人,不要急著趕它走,你就讓它在心中住下來,但也不是佔據你所有心力,讓它躺在客廳一張沒在使用的沙發,讓情緒借住一陣子,假以時日,它會分享事情給你、教你事情。慢慢、慢慢,也許不會釋懷,但它成為你人生的一部分。

 

以暴制暴學習同情心

常常我們看到路上很多孩子與父母的拉扯,父母總覺得自己已經做了很多退讓,為什麼孩子還是那麼難搞不聽話?我個人認為,有沒有真正同理孩子的溝通是很重要的。可是同理孩子,你有真的同理孩子嗎?還是只是同情他(可憐他)而已?我們大人多半只想要孩子有同理心,卻沒有真正去同理自己的孩子,讓他知道原來被同理是怎麼一回事。

在《兒童發展》 一書裡有提到,兒童需要到六七歲才更能理解別人的觀點,才有可能開始發展同理心,在這之前要去「訓練」孩子有同理心,是強人所難,為難了大人也為難了孩子,或者最多只能讓孩子知道同情心是什麼,無法完全理解同理心是什麼,因為連大人可能一輩子都不懂得什麼是同理心啊!

有很多大人喜歡用「我也讓你知道什麼是痛你就能學會懂得別人的痛」的方式,這樣只是同情心階段的練習而已,而且其實這也不需要訓練,孩子正常的大腦發展都可慢慢學會的,但是懂得別人的痛跟要不要弄痛他也是兩回事,孩子沒有被同理,怎麼知道如何同理別人?用以暴制暴方式來教孩子,小孩也多了一個有樣學樣的方式而已。很常見的對話如下:

長:「上次XX打過你,你記得嗎?」
孩:「記得。」
長:「你喜歡被他打嗎的感覺?」
孩:「不喜歡。」
長:「那你覺得如果你打他,他會喜歡嗎?」
孩:「不會吧!」
長:「那你還要打他嗎?」

這時候孩子應該不會想要回答了。

這是很多照顧者希望用「如果你知道對方打你會痛你不喜歡被他打,所以對方也不會喜歡被你打,因此你也不應該打人」的方式來讓孩子學會不要打人或不要做大人不喜歡的事或做大人希望孩子做的事,說穿了,你只是對孩子有同情心可憐他捨不得他被打也害怕他打人而已,沒有真正同理孩子。如果你是真的同理孩子的話,你的人生根本就不會有這些對話與行為!!!!!真正同理孩子的話,你會去想辦法了解為何孩子在這階段會出現打人的行為(發展的正常行為或有需求沒被照顧到),有時那並不是真正的「打人」。

同理,借玩具也是「如果你知道對方不借你玩具你會難過,所以你不借對方玩具對方也會難過,因此你也應該借別人玩具」的邏輯。那請問誰來同理孩子不想借人玩具的心情?為什麼我要不要借人家玩具跟對方要不要借我玩具是有直接相關的?我們大人自己想想,當好友借我們A,我們很開心,但他想要跟我們借B,我們就不一定想借,孩子的玩具是他的全世界,就跟你手上所有的貴重物品一樣。

 

同理心只能用示範的

同理心是教不來的,而且對方也要有感受到你真正的同理,才有辦法學到同理這件事。如果只是用「你要有同理心」、「要對別人體貼」、「如果是我們會覺得很難過所以不能欺負他」這類的言論來灌輸孩子,其實他們並不會真的理解什麼是同理心什麼是體貼……更不用提大人只是口頭示範,行為都沒做到,要孩子如何真的感受到何謂同理心何謂體貼?

推薦看看這個爸爸面對孩子的情緒流動時,Watch this powerful video of a dad staying calm and patient during his toddler’s tantrum. 他是如何陪伴孩子的?但他事後有解釋,他的孩子並不是每天或常常這樣,只是有次累積了比較大的情緒才會這樣表現,他也不是隨時都這麼有耐心,只是當他看到孩子有需要,他就會轉換成那個耐心陪伴的模式。這個父親做了同理心的最好教學-親身示範!(Why empathy is the best response to toddler tantrums

 

同理別人同情自己

所以同情心如果直接用在他人身上就不見得適合,我們都會嘗試對於身邊親近的人想些解決辦法或灌輸一些想法希望對方不要那麼難過或悲傷,但一個不小心就容易過頭。例如當老潘可能正在一個瞬間低潮咒罵什麼或碎唸什麼,我就會雞婆同情心(可憐他)的說:「你怎麼可以這樣想怎麼可以怎樣怎樣的?」(急著希望他不要這麼負面來處理事情,想要拯救他的低潮情緒,但我已經在評論他的情緒);其實,如果我是以同理心來看待這個情緒,我就會說:「你現在覺得很生氣難過齁?」然後不用說什麼(或者根本一開始就不用說話,在旁邊陪伴就好),因為人家沒有向你提出求救,等待情緒過去就好。後來幾次實驗下來,我發現真的是如此,常常出個門回來,他就沒事了,因為情緒已經自己解決掉了。

我覺得同情心比較適合用在自己身上也需要用在自己身上,先同理完自己的情緒接受自己的情緒再同情的自我安慰幫自己找解決辦法評論這次的事件才能進步,我會跟自己說:「雖然現在很難過很煩很失落,你是有權利生氣難過失望的,但這樣已經很不錯了,至少……,還可以怎樣能更好。」接著開始想解決辦法或者調適的方法。

現在我很肯定我跟小武之間有做到同理心(因為我很認真練習),他有時候需要協助或者想要什麼但他無法表達或者與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有拉扯時,我會先同理他說:「你現在是不是想要怎樣怎樣呢?」如果猜對了,他會回說:「ㄟ~」,情緒馬上穩下來,接著我再說:「好,我知道你想要怎樣,那我現在先去做什麼事(我們現在無法去做這些事),等一下我們再一起做什麼事(我們現在只能做這些事),或者說明我們無法做這件事。」這樣會比我們直接發號施令說現在幹嘛幹嘛還來得好溝通且情緒上是穩定的,因為他知道有人懂他。

如果是那種真的沒有辦法立刻滿足他需求或他自己的情緒過不去的,我會拍拍他跟他說:「你現在很難過對不對,難過想哭是正常的,沒關係,我在這陪你。」(但目前很少遇到小武出現這樣的情況,或者常常很快就走完自己的情緒。)

後來也發現我跟現在還有聯繫的很多好友間的同理心就做得很好,雖然我們之間從沒有互相提醒對方要同理自己,但認識多年下來,都是這樣的模式在相處,難怪個性與做事方法相差挺大的好友們還能一直維持聯繫。

 

沒有同理心的同情心更殘忍

我曾經有一段時間對讀者是只有同情心沒有同理心,同情心的安慰只會讓玻璃心們更玻璃心,後來自己覺悟調整做法,現在算是比較有同理心(哈哈)。因為我知道很多人在人生的路上會遇到許許多多的困難與迷茫,所以我把我的經驗分享給你們,我願意等著你們處理完自己的失落情緒,接著會開始找方法解決問題,也相信你們有能力看我的文章找到解決方法,這一路我都在這陪你。

但如果我只有同情心沒有同理心的話,就會在你一遇到問題時或私訊我的時候,跟著你掉入可憐的情緒想要快點解救你,霹哩啪拉跟你說你應該怎麼做應該怎麼吃怎麼活才是對的,都沒有考量到你的當下生活環境、經濟條件與對抗四方耳語的能力,導致你一直在低潮處無法破關,因為情緒沒過,事情永遠只會在原地繞圈圈。

如果真的分得清楚這兩件事,會發現只擁有同情心是很慘忍的,而且根本沒有同樣理解(同理)對方的心情。同情心是我們覺得對方很可憐但不該有這樣的情緒,有情緒是錯的,對方表現得不夠好,所以我們需要出手相救提供他解決之道,在這樣的前提下,已經視對方為弱者了;可是同理心則完全相反,我們認同對方可以擁有這樣的情緒,對方有能力表達自己的情緒,所以相信他有能力解決自己的情緒。

所以同理心在外人看來是個蠻殘忍的事,怎麼都不幫忙他呢?放任他難過放任對方哭?其實,沒有同理心的同情心(只可憐對方)更殘忍~

 

什麼都沒做

「雖然看起來什麼都沒做,但卻很充實,且就是因為『什麼都沒做』,現代人們需要的正是這個。」
--自願當空氣人還能賺錢:他靠出租「什麼都不做」維生,陪離婚、捉姦、見證生死瞬間

我覺得這個男生所做的是同理心的其中一個不錯的示範,一同分享給大家。

 

最後,不管是同情心或同理心,都是與他人的一種情緒連結,看這麼多還是搞不懂沒關係,最重要的是:要先懂得同理自己才有可能真的同理別人,不要壓抑評論自己與他人的情緒,理解並接納情緒流動。在這樣的前提下,不管是什麼心,都會讓彼此比較舒服。

 

  • 對了,本網站關於談論與孩子相處的文章,都是我們家的做法,不是跟我們一樣才是對的。如果您覺得介入管理孩子的行為比觀察等待孩子的成長來得舒服的話,那就別糾結了,照你內心想做的去做就好。
  • 因為每個人的原生家庭要解的結不同、現有的生活環境不同、解決事情的能力與態度不同、達成目標的勇氣與信念不同,都將造就不同的結果,這是無庸置疑的。孩子的成長歷程很漫長很艱辛,不論對照顧者或孩子本身都是,逆勢而教只會把彼此都搞得很累,唯有多加觀察順勢而為,才有機會鬆綁各種緊張關係。
  • 我知道資源或後援不足會使人感到無力,硬撐也是會有個極限,所以分享一些想法或方式做參考,也許有你原本沒想到的或不敢想的,希望我的經驗能夠協助你從中協調出適合自己的模式。
  • 如果看了我的做法覺得很不可思議或者無法想像該怎麼做甚至覺得根本不想這樣做也無所謂,只要在夜深人靜熬自由的時候把我提出的思維自我思辨一下就好,捫心自問這些問題點是不是根本沒思考過,所以有時候不是做不做得到而是沒想過還可以這樣做。
  • 我所分享的方法不是要任何人照做,重點是要思考那個脈絡,我也沒有想要改變任何人,因為能改變你的人—只有你自己
  • 我們的相處脈絡可以從這先了解:順勢陪伴|保有孩子天生的靈魂

 

你也許會喜歡

2 留言

  • 回覆
    貓奴大嬸
    2020-12-29 於 23:04:27

    這真的要好好研究了…

    • 回覆
      跪婦阿冠
      2020-12-30 於 11:14:52

      沒關係,你可以慢慢研究,有心得要分享我都在這等你,呵呵!

    該你說說話囉!不用登入也可以留言喔!